1. 同步轮的齿数和直径:根据同步带的齿形型号和节距等参数,确定同步轮的齿数、节径和结构。小同步轮的齿数需先确定,然后根据传动系统的传动比确定大同步轮的齿数。
2. 同步轮直径的选择:为确保同步轮的使用寿命,小同步轮的直径应大于同步带所允许的最小弯曲直径,并按照传动比折算成同步轮的最小齿数。在结构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,小同步轮的齿数略多于最小尺寸是最好的。
同步带的失效形式包括以下几种:
1. 带体疲劳断裂:同步带的带体发生断裂。
2. 带齿剪断或压溃:同步带的带齿发生剪断或压溃。
3. 磨损和剥离:同步带的带侧和带齿出现磨损,导致包布剥离。
4. 承载层问题:同步带的承载层伸长、节距增大,导致齿的干涉和爬齿现象。
5. 冲击和过载:由于冲击和过载,同步带的带体断裂。
6. 背面裂纹或变软:同步带背面出现裂纹或变软。
7. 噪音过大:同步带运行时产生过大的噪音。
请注意,选择同步轮和同步带时,还应考虑具体的应用需求、传动功率、工作环境等因素,以确保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。